8月25日,北京市政协围绕“发展体育社会组织,推动全民健身活动”召开专题协商会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,在专题协商会上,调研组多位委员、专家就建设“健身地图”平台、兴办体医融合服务机构等提出建议。
建议在公园因地制宜 适当增建体育设施
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给北京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,就是促进了市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。科学健身已成为市民生活的新时尚。目前,北京登记的市级体育社会组织126个、区级体育社会组织514个,备案的全民健身团队11928个,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5.8个。
【资料图】
“发展体育社会组织,推动全民健身活动”是市委确定的2023年市政协十个重点协商议题之一。今年5月至8月,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就此议题牵头开展了专题调研,800余人次参加,与56家不同层级、不同类型的体育组织座谈交流,并形成了调研报告。
报告建议,盘活体制内体育资源,推动国有体育场馆设施以优惠价格向青少年和体育社会组织开放;推动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,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向周边居民开放。
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体育设施,盘活城市空闲土地,用好城市腾退空间特别是5年内无开发计划的闲置土地,建设贴近社区、方便可达的场地设施;大力支持和引导老旧厂房改造成体育场馆设施;在公园因地制宜适当增建体育设施。
建议针对体育社会组织出台激励性政策
民革党员、东城区健身操舞协会会长刚毅称,协会是东城区第一个成立独立党支部的体育社会组织。协会在开展服务全民健身活动过程中经常会被问到“你们有固定的培训时间、培训场地吗?”“你们有专业的健身指导资格吗?”她说,“我们作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,在日常活动中确实遇到了专业人才、资金支持、活动场地、办公场所不足等问题。”
她建议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。出台针对体育社会组织和专业人才的激励性政策,完善职称晋升政策。对于公益性和公共性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,建立健全减免税政策。统筹公共场馆资源,将可用于公共服务的时间段公开发布,为协会公益服务提供场地支持。
民盟盟员、北京易联易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、北京网络体育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刘阿利称,目前北京已有1.2万余家体育社会组织,涉及大量注册、年检、审核等行政工作;每年举办5万余场活动,上千万人次参与,涉及繁杂的组织、协调、宣传等工作。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体育社会组织、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。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建立北京市全民健身服务平台统一门户,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信息化管理、指导和动态监测,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精准决策、精细管理、精密运营。
第十三届市政协委员、首都体育学院原院长钟秉枢是调研组专家。他建议,依法推进北京体育社会组织登记改革。推动建立公开、透明、科学、衔接的体育社会组织登记审核机制;完善退出机制,整治“僵尸”体育社会组织,形成登记“有进有出”工作局面。
建议在街乡、社区村 配备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
北京市政协委员、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主任张岩建议,推动体育和医疗卫生融合,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以全民科学健身为核心的体医融合服务机构,在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基础上,开展体育医学监测数据的规范化采集,推动运动流行病学建设,指导包括特殊体质人群的全民科学运动。
市民往往关注小区和工作单位附近有哪些健身场所、如何收费?东城区政协委员、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体育网编辑部副主任方卉建议,通过信息化手段,整合全民健身场地、培训资源,建设集“服务、商务、交流”于一体的“健身地图”平台,通过精准便捷的服务,提高群众对健身资讯的知晓率。
调研组专家钟秉枢还建议,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。在街乡、社区村配备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专门人才,形成以全民健身为先导,为居民提供集运动、营养、心理、环境、健康干预于一体的基层健康促进服务机制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