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热度断层第一,73%的医生后悔学医
(资料图)
学医火,学医热,今年高考以来,临床医学相关的搜索量在各大平台始终保持着热度第一名的位置,随着志愿填报的持续进行,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甚至有些诡异的现象,在很多医生平台的评论区,很多医生都在反复劝退学医,更有人开玩笑:“今天可以劝着学医,因为外面晴空万里,下雨天我就不敢劝了,怕被雷劈。”乍一听觉得挺好笑的,但仔细品味都懂得其中的意思,就只觉得心里有些难受。
根据百度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发布的《百度热搜 · 2023 高考大数据》显示,临床医学的搜索量在所有学科中达到断层第一。一边是居高不下的热度,一边又是部分医生的反复劝退,这就让我们很好奇,临床医学究竟是受高考生青睐的热门专业还是劝退专业呢?
这个问题需要一些医生亲自回答。在一份近3000名医生的调查中,当询问“你后悔学医吗?”788人表示不后悔,但是却有2143人表示后悔,即72%的医生后悔学医,这个调查结果属实令人感到吃惊,这让笔者觉得学医真是像进了围城一样。
既然72%的医生后悔了,那么当初他们为什么要学医呢?
当询问“你当年为什么选择学医时?”一共有3101人参与了投票。其中,585人表示“自己喜欢,一直想学习”,占比达18.8%;1225人表示“父母亲戚推荐”,占比达39.5%;1131人表示“一时头脑发热”,占比达36.4%;160人表示是其它原因。
从学医的原因中得知,自己主观想要学医的高考生比例很少,只有19%左右,大部分都是父母亲戚帮助做决策做选择。因为不是自己的想法,这也导致日后进入临床岗位之后给了自己后悔的理由。
最近,张雪峰关于学医的观点上了热搜,他表示:“临床是大后期职业,家里需要长期投入,医学本科毕业基本上是无法就业的,必须要考研,现在县医院招聘都得要硕士,三甲医院都得博士,但是35岁之后会迎来职业的发展,岁数越大越值钱。”
张雪峰这话说得比较客观,医学成才的时间很漫长,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,5 年本科+3 年硕士+至少3年博士= 至少 11 年的培养周期。和其他专业相比,30 岁可能已经在工作中小有成就,但医学可能才刚刚迈出医学院的大门,等在后面的可能还有 3 年的规培。
这个时间真的太长了,你真的不可能本科一毕业就去工作,大点好点的医院真的至少硕士起步。
在今年的医疗春招中,数据显示,硕士岗位同比去年占比幅度增加 15 个点,而本科岗位占比下降 3 个点。不限学历的岗位占比下降 27%。医学招聘的学历要求正在不断提高,硕博研究生成为了就业的主体。
争论的核心,家境非常普通的孩子适不适合学临床?
普通人选择一个专业无非就是想快速就业,在工作上获得高回报,这样才对得起自己这十几年的学习生涯,这也是志愿填报的核心。
但最近的一个问题“家境非常普通的孩子到底适不适合学习医学?特别是临床医学”引起了很大的争论,有人说非常适合,又有人说不适合,双方各持己见,各有各的道理。
张雪峰曾建议寒门弟子不要学医,被部分网友批评为功利主义。因他在视频中多次提出,“农村孩子学医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,前几年规培的工资很低,你可能……就得多吃点苦。”
部分人支持他的观点,认为寒门子弟学了医后到了30岁还不能挣钱,或者规培时只能挣很少的钱,而同龄的其他专业的同学都已经工作好几年了,早已经实现了经济独立,当30岁时还在向家里要钱,无法回馈家庭,这对家境普通的孩子来说太过残忍了。
国内一项关于医学教育投资回报抽样调查显示 ,大专及以下、本科、硕士、博士阶段的教育回报率分别为 7.1%、10.1%、11.9% 和 13.3%。相比大专到本科上升 3 个百分点,硕士研究生到博士仅提升了 1.4 个百分点,教育回报的增长率反而越低了。
对于家境普通的孩子来说,能否安心忍受30岁的清贫呢?这个问题需要想明白。
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,如果家境非常普通,那反而正适合学医,这和上面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他们认为,寒门子弟,费尽千辛万苦考上了大学,以后就是整个家族的希望,不能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,要看整个职业发展的方向。人口老龄化未来也可能会给医疗增加就业机会,前期可能会很苦,但是一旦通过了规培,能够独立收病人了,工资是不会低的,既然你能独当一面,那公立民营都能去,工作起码是稳定的。这样下来,工资一点点积累,不说大富大贵,稳步达到中产水平还是可以的,对于寒门子弟来说,这样难道不好吗?整个家庭都会因为你的选择而摆脱贫穷,一点一点过上好日子。
例如,一名医生就表示自己学医选对了,毕业后到了上海的一家民营医院,由于能够独立管床,自己一个月能拿到3万的工资,还管吃管住,好好干几年在老家买车买房是没问题的。这名医生的例子引起了很多人的羡慕,纷纷询问是哪个医院,自己也想去投简历。
支持寒门子弟学医的医生同时也表示,寒门学子可能经历了更多的艰辛和挑战,他们会更加珍惜学习和成长的机会,可能拥有更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,这种坚韧的品质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会发挥出更好的作用。
赞同寒门子弟学医的人中也有另一种说法,他们表示:“不要怕,学就行了,前30年受苦,后50年享福,你不知道医生是越老越吃香吗?咱们不是吃青春饭的,年龄到了,资历也到了,积累的经验也多了,中年以后你只会越来越抢手。”
医生越老越吃香受质疑,现阶段还适用吗?
医生越老越吃香好像是一种很流行的观点,但现在这个观点已经受到了质疑。
这个观点之前为什么会流传很广呢?
因为在普遍的认知中,学历越高,意味着工作后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;培养时间越长,意味着更丰富的经验,在临床中更容易获得患者的信任。也因此有许多人认为,学医其实是越老越吃香。从医学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,想要晋升中高级职称需要满足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,而薪资也多与职称挂钩,所以很多人认为越老越吃香。
但一些医生提出了质疑,他们表示:“既然越老越吃香,那为什么一些医院还规定博士入职的年龄要限制在35岁之前呢?医生越老越吃香,只能说是对于在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来说,对于私立医院,基层医疗机构,没有太多意义。然而公立医疗机构现在招聘确实有应届毕业生、初级职称 35 岁以下,其他等级 45 岁以下等要求,医生越老越值钱不可一概而论。另外,对于外科来说,如果不转管理岗位,医生越老越吃香是不成立的。”
医生越老越吃香的观念可能源于中医的传统观念,由于行医经验的限制,老中医确实很吃香。
但对于现代医学来说,年轻医生熬到老医生后一部分人因为夜班煎熬早已身心俱疲,难有职业热情;另外,年龄大了,手会颤抖,手术方面不如壮年医生;其次,医疗技术现在更新太快,需要学习能力,老医生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。除非走上领导岗位,否则年龄大了还在临床一线,绝对不是越老越吃香。
对于这个观点,或许正如笔者的老师所言:“当你都四五十岁了,还需要上夜班,那就不是越老越吃香,是受罪。”
撰文 | 阿拉斯加宝
编辑 | 阿拉斯加宝